繁华的北京城历经千年的历史,俨然已成为一座活生生的文化艺术宝库。众多古建筑,每一处都像一位历经沧桑又深不可测的老者,伫立在那儿,等着知音来聆听自己的故事。
在众多古老的建筑中,宫廷宗教建筑又是最独特的一种。
站在保和殿的台基上向西北望去,雨华阁、角楼、北海的白塔成一线依次而列,什么是宫廷宗教建筑?这些建筑中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是如何影响着中华文化?方晓风老师将带着这些疑问带大家走进这些神秘的宫廷宗教建筑。
永康阁外景
在近代以前,宗教文化往往构成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而皇家的宗教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更是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皇家宗教文化有窥斑知豹的意义。从文化形成的历史看,皇家宗教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民间宗教文化的基础上的,同时也对民间的宗教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点在清代尤为明显。
雍和宫鸟瞰图
2018年11月,由方晓风老师所著,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一书作为专门研究宫廷宗教建筑的著作,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宗教建筑
本书所涉及的宗教建筑包括儒、释、道和萨满几个主要系统的内容。这里宗教建筑的定义,是从事宗教活动、具有宗教内容的建筑或局部以及包含有以上内容的建筑。它既可能是一个建筑群组,也可能是个体建筑或其室内空间含有宗教内容的建筑。
坤宁宫室内神社
宫廷宗教建筑
中国有“家天下”的传统意识,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在意识形态里的一种象征性的说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清代的宫廷生活中,两者多有区别。在建筑上使用对象、使用建筑的目的、建设的经济来源都不尽相同。对应本书的研究对象,即为宫廷宗教建筑,因为国家系统的宗教建筑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宫廷作为一个空间范围的概念,对研究对象可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宫廷宗教建筑因为其所处的位置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和分析,尤其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这正是本书想要达到的目的。
清代紫禁城中宗教建筑分布示意图
铜殿宝云阁
关于这本书
本书的研究内容比较特殊,研究方法也有独到之处,重点关注建筑与文化的互证,展现了一条富有启发性的研究路径。本书的重点在于从建筑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过程,以宫廷宗教建筑的建设为主线,辅以清代帝王宗教思想的脉络,两相结合,以期获得较为全面而清晰的认识。思想是动因,建筑是其物化的体现,当然,宗教建筑的建设不惟思想促成,还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但从建筑观察其思想、了解其文化,不失为一条途径。同时,建筑作为人类精神的物质载体,宫廷宗教建筑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皇家宗教思想及文化,对全面理解清代历史具有积极意义。
养心殿仙楼佛堂和其中心的无量寿塔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历史溯源,提供一个总体宗教发展的背景和宫廷宗教建筑的演变情况,主要着眼于宗教史研究成果的介绍,为正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唐大明宫遗址实测图
其次是清代宫廷宗教建筑具体而微的个体介绍,着重回答与文化相关的几个问题,即为什么建、如何建、如何使用、历史演变等情况。这部分主要反映本书研究基础工作的成果,包括具体的考证和推断。这一部分的展开在大的方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最核心的紫禁城逐渐向外扩散,直至西郊离宫御园中的宗教建筑。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内部,一般以宗教属性作为细目展开,这样便于进一步在宗教文化方面进行讨论。
雨华阁室内云龙透雕落地罩
第三部分就是在充分占有第二部分资料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在于循着建筑特有的线索解读文化现象,因此不乏建筑上具体特色的探讨,如空间关系、建筑尺度、艺术特点等,以建筑印证历史、文化。同时将考察的范围略为放大到建筑的管理系统和不同帝王个人的宗教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上,以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结论在论述中自然产生。全书试图通过宫廷宗教建筑所涉及的多个方面来研究、探寻清代宫廷宗教文化的本来面目。
雍正帝儒装像
万福阁仰视
作者简介
方晓风
《装饰》杂志社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9年生于上海
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1992至1997年任职于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
2002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年至今,任教于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
2007年至今,任职于《装饰》杂志
《清代北京宫廷宗教建筑研究》
方晓风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提供:方晓风教授
图、文:辽宁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