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媒体美院】尚刚:给孩子的工艺美术史要准确、晓畅
2023.06.14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美育的重视,广大民众越来越看重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对于儿童视野拓展和审美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3~5年级)的任务已开始涉及了解中外美术、欣赏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之后各学段的任务都在进一步加深对中外美术史的认知。与此同时,如何适应儿童认知和理解特点,将丰富的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内容以晓畅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做好美术史、工艺美术史的普及工作,成为开展美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教授尚刚先生。

关键词:儿童美育 写给孩子的美术史 给孩子的国宝 工艺美术史 美术史

 

给孩子写美术史和工艺美术史是在做艺术普及和美育工作

牟晓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本刊特约记者):尚老师好!您曾写作《给孩子的国宝》一书,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本书出版的背景及其写作体例、主要内容?

尚刚(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教授):我写过三种关于古代工艺美术的普及读物,三本书的约稿人都是汪家明兄,书名也都是家明兄起的。2007年,我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写过《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当时,家明兄是三联的副总编,他不仅是约稿人,还是责任编辑。家明兄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当社长后,约我写了一本《极简中国工艺美术史》,他又做了责编。退休后,他曾加盟中信出版社的“活字文化”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策划了一套由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系列”丛书,内容包括散文、诗歌、音乐、书法、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家明兄约我写的是《给孩子的国宝》,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给孩子写的,是个很浅显的普及本,跟我以前写的工艺美术史不一样。以前写工艺美术史一般是按朝代来写,这本书是按门类来写的。

牟晓林:这本书按照门类分为六编,请您谈谈采取这种分类的理由?

尚刚:因为我不想按照以前的体例,写成普及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并且,许多读者也是对具体的工艺美术门类更感兴趣。于是,我就按门类写了。按材质,工艺美术一般可分为六个门类:织绣、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玉石器。此外,还有玻璃、牙雕、竹刻等较小的品类,它们被我放在了“其他”里,就形成了书中所呈现的六编。在金属器中,我把它拆成了青铜器、金银器;在陶瓷器里,分成了陶器和瓷器。

牟晓林:在写作这本书时,您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与面向成年人的美术史或工艺美术史的写作有哪些不同?

尚刚:选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我们写艺术史一般是挑杰作来写,写给孩子的工艺美术史当然也要这样。只是我之前所写的书,配图多一点,这本书由于体量的限制,选用的作品图片相对要少一些、精一些,不过力求通过它们,充分地显示历史的发展。

牟晓林:除题材和内容外,您写作该书时,在文字、配图等方面,是怎样考虑儿童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的?

尚刚:我认为,给孩子写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其实是在做艺术普及和美育的工作。没有做过的人看起来可能比较轻松,我个人感觉真正做起来不是特别简单。不但要把工艺美术史的主要内容都有所涉及,而且还要表达得尽可能简洁易懂。工艺美术还有特点,即作品都是采用特定材料,用特定的技术做成的,作品的面貌都要受到材料和技术的制约。将这些专业内容融入图书是很大的难点。既要说清楚问题,又要考虑读起来不是特别乏味,要做到这一点也是费琢磨的。

以前,我还写过《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极简中国工艺美术史》《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它们不是给孩子写的,写起来比《给孩子的国宝》容易一些。写作《给孩子的国宝》这本书时,我把全书分成了三十几个题目,大约一天写一个题目,并且选配好图片,写出简短的插图说明。当时,书稿要得很急。因此写作也比较快,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就把书稿写完了。

黑陶鹰尊 高36厘米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约公元前4005年至公元前2780年)

陕西华县太平庄墓葬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写工艺美术史的难点是对作品涉及的具体材料和技术的解说

牟晓林:您认为工艺美术史对于儿童美育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儿童美育课程和体系中?

尚刚:我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做美术史的普及工作,尤其是给儿童做普及,它的意义,尤其是社会意义可能比做学术还要大。做学术只是面向小众的,普及读物是面向大众的。如果能够比较晓畅地、容易让人接受地、全面准确地讲好古代工艺美术,它的意义比写作一本学术书更大。再展开一点讲,写给孩子的美术史能够提高读者甚至提高整个社会大众对美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个意义更大。

牟晓林:就工艺美术来看,它与其他艺术样式相比,在儿童的美育和教育方面有哪些特殊性?

尚刚:工艺美术的特点是与材料和技术关系密切,这也是学习和研究工艺美术史的特殊难点,因为这往往需要联系到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解说并不是艺术史家的专长。因为我在读大学之前,只读到初中一年级,对物理、化学茫然无知,在写作材料和技术内容时,尽量做到多看相关书籍,少出错。给大学生上课时,因为授课对象都是青年,我讲的内容他们基本都能够理解,而且他们是这方面专业的学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他们会自己查资料弄清楚。所以,给他们讲课时,有些内容可以讲得比较笼统。写给孩子的书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强,知识不那么多,还不容易查到相关资料,所以就需要尽可能述说清楚。但是说得太细又容易影响可读性,只能在叙述中尽量做到既简洁又准确。 

牟晓林:在您看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是否可以阅读相应的、不同的工艺美术内容?

尚刚:我认为这个构想的难度还是很大的,给孩子写的美术史要如此细致地区隔,也是比较难的。只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有讲得深一点、浅一点的差别,内容上恐怕很难有本质的不同。我又感觉,不只少年儿童,所有的业外人士,对时间上距离今天越远的作品,理解越吃力,所以,对越早的作品越该注意对背景的说明。牟晓林:今天我们看到的工艺美术史,不仅是对器物本身的关注,同时也关注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在写作中,您是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充分地理解工艺美术的背景和内涵的?

尚刚:我本人是先学习工艺美术史,再写作工艺美术史。读书时读到关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我总会不太满意,因为有些工艺美术史讲时代背景,总像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简写。我以前在写教材时,每章的第一节一般都是“工艺美术和时代”,讲的是跟工艺美术直接相关的时代背景,不做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缩写,不说历史概要,只说制约工艺美术演进,导致新现象、新风貌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背景。我认为这样的叙述才有助于理解不同时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和内涵。

  

为儿童写作美术史需要内容准确、表述亲切

牟晓林:除工艺美术外,您如何理解和看待美术史对于儿童成长发展的意义?

尚刚:无论是工艺美术史还是美术史,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的作用都很大,有助于他们明辨美丑、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了解文明、亲近传统。不同之处可能在于,绘画和雕塑作品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工艺美术还受材料、技术制约,通常大众对工艺美术的了解没有绘画、雕塑那么多。因此,我认为解说工艺美术,比解说绘画、雕塑更有难度。

牟晓林:为何普及读物应当遴选专家学者写作?

尚刚:因为专家学者对知识的把握更好。这本《给孩子的国宝》就比一般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书籍更专业、更准确。当然那些作者也很努力,他们更有少儿书籍的写作经验,不少读物也写得很好。但他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对学术前沿和新发现不了解。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五大名窑”“四大名绣”,“五大名窑”中有的窑口时间不对,“四大名绣”的提法出现得也很晚。这类表述可能是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但却提供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知识。书籍首先在内容上要准确,普及读物也应该把当代的学术成果用浅显的、亲切的、便于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写给少年儿童的书,尤其要这样。

牟晓林:对未来面向孩子的美术史、工艺美术史的写作,您有哪些建议?

尚刚:普及读物和学术著述的写作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首先,作者的知识应当力求全面、准确,要在广阔的背景中,真确地解说现象;其次,表述要亲切。全面、准确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让读者乐于接受也很重要。书是写给别人看的,晓畅、平和的表述才能引发阅读的兴趣。不能炫耀,不做高头讲章。枯涩、拗口的表述就是在折磨读者,读者不喜欢,书写给谁?怎么普及?对于任何著作,都应该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对于普及读物,特别在写给少年儿童时,要更加讲究。努力让他们快乐地阅读,由此真确地了解艺术现象,并且知道它们因为什么产生,为何是这样。

 

本文由录音整理,经尚刚审阅。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3年第6期

作者:牟晓林

© 2024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

100084

© 2024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